大家原本約好二月才要在台灣見面的,一個小小的意外,大家的行程全部提早,十一月就在台灣見了.
可是~~~~人家還在每天都是寒流來襲的北國啊!!!!
 
拜科技所賜,我們可以透過MSN看到彼此,聽到對方的聲音.
Nina 爆瘦,整個臉就像去削骨了一樣,變成瓜子臉了.
依芬爆走,從美國帶個大石膏回台灣.
因為時差,我這邊的午餐,剛好是台灣的晚餐時間了.
想起了台灣的美食,說不盡的懷念啊!!!
 
以前在景文讀書時,最喜歡到大坪林站出來的公車站牌旁買滷味,他的滷汁是用中藥熬煮的,味道特別.
公館有好吃的魚酥麵,這東東還真的是到台北第一次吃到的,算台北才有的特產吧.
還有金石堂附近的一家山東館子,一走進騎樓就可以聞到他的牛肉餡餅的味道,這裡的麵點都很棒.
往捷運站走過去,還有青蛙下蛋.
以前以為這邊的青蛙下蛋就夠好吃了,有一次在東區的鼎泰豐等位時,發現這邊巷子裡的青蛙下蛋更大家更多選擇.
以前也常常和同學一起到台大裡面吃摩斯漢堡,這裡的摩斯特別便宜,美味卻一點都沒有折扣.
往大安森林公園走,繞近安康路,裡面有好吃的高家小籠包,就在鼎泰豐後面.
進了台北市區,怎麼樣都還會想再回去長春路吃涼麵,這裡每天早上都有涼麵店,現做涼麵,配上香香的花生醬.
還有西華飯店旁的八王子,鮮嫩的生魚片.復興北路上的古拉爵,現烤Pizza.Sogo 樓下的泡芙,誠品門口的印度烤餅,東區巷子裡的古典玫瑰園的玫瑰水......
還有通化街夜市裡的麻辣鴨血,水煎包,士林夜市的水煎包,豆花,竹北夜市裡的10塊炸雞翅,辣滷味,逢甲夜市裡的阿婆茶葉蛋,東海夜市裡的燒仙草,沙鹿街上的自助冰.
還有鹿港的蚵仔煎,北港的糖水冰,高雄大廟旁邊的15元刨冰,高雄晶華旁邊的腳庫飯,還有還有,鹿谷舅媽在賣的湯包魯肉飯還有竹山意麵,竹山大廟前的素食麵,黑白切......
繞去台東花蓮,還有扁食,鯊魚薰,牛舌餅,宜蘭港邊吃的海產,說到海邊就想到,還有台中港賣的山藥餅和番薯餅.
更有阿嬤自己煮的竹筍魯控肉,鹹筍湯,新埔阿婆自己作的蘿蔔絲菜包,紅豆年糕,菜頭糕,郭廚師的粽子,羊肉爐,新竹城隍廟旁半夜才開的炒羊肉麵.
還有城隍廟裡面賣的"勾勾芡",蚵仔嗲,栗子肉圓,貢丸湯,燕丸湯,新竹空軍機場旁的眷村裡賣的水潤餅,經國路上半夜才擺攤的粉肝麵攤,新埔只開早上的板條.
宏偉哥哥作的起士蛋糕,店裡的小鮮奶戚風,舊市場裡的四果冰,早上在天橋下賣的飯糰,文化中心旁的劉姐姐飯糰,學校門口的煎餃,客家婆婆自己做的雙色糕.
媽媽自己炸的紅龜板,爸爸特製的番茄牛肉麵,味噌醃魚,大阿姨的破布子.
還有幾個味道一直念念不忘,阿寶師有一次自己從北港帶來的香腸,聽說是鄰居手工做的,那味道和口感真的很棒,很鮮,沒有一個牌子可以比的上.
還有以前香雞城裡賣的烤雞,橘黃色的燈光,透明玻璃裡轉啊轉的一隻隻手扒雞,油油嫩嫩香噴噴,怎麼樣都忘不了的美味.
小時候媽媽自己拌的沙拉醬,有紅蘿蔔,馬鈴薯,雞蛋,夾在吐司裡面,甜甜香香的.
還記得以前爸爸的朋友每兩天都會開著小發財車來下牛奶,將軍牛奶,最喜歡麥芽口味的.
啊!!!還有下午都會踩著腳踏車來賣包子的山東包子.
還有草湖芋頭冰,四四方方一小顆一小顆,超香濃的芋頭味.
45度C 的紅茶拿鐵加波霸珍珠,再配上園區往高速公路路旁賣的胡椒餅,加班再晚都願意.
 
依芬~~Nina~~你們一定要多吃一點喔!!!
已經回到台灣的,本來就在那打拼的,還再煎熬的,都要好好珍惜這些美味喔!!!
幫我的份一起多吃一點吧!!!超級想念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