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的倫敦,夏季的倫敦
在街頭,除了表演藝術者之外,多了許多新面孔.
他們嘻笑喧嘩,年齡層大約都在國中高中左右.
有的人把背包反背在胸前,有的把背包提在手上.
透過統一的服飾或是背包,可以看出他們是一團團的遊學團還是夏令營.
 
西班牙,義大利,希臘,德國,法國,還有來自地球另一端的台灣,中國,日本,韓國等等的國家.
他們成群結隊的上下公車,走過街道,進入地鐵站,總是一聲聲的驚訝與嬉鬧.
走在最前後端的帶隊老師和指導員,在天氣多變的夏日午後,車水馬龍的Piccadilly Circus街頭,
為這一群英倫新鮮人介紹著人文歷史特色當然還有高分貝的宣布著集合地點及時間.
 
10 年前的自己,也是這之中的一份子.
10 年前,攝影科技還停留在底片時代,自己的視界,也還停留在初到英倫新鮮人.
看著他們,許多當年的回憶又重新回到眼前.
要出發進倫敦的那一天,劍橋難得起了一場大霧,也算是給我們這群辛苦早起的小朋友們一份大禮.
進到倫敦的時間大約在8 點,經過泰晤士河,被河面反射的日光叫醒了.
眼前看到的第一座橋,忘記名字了,但永遠忘不了,睜開眼看到的那一幕,古老的大橋,亮黃色的太陽,不遠處的大笨鐘,車道另一邊的經典紅色巴士.
倫敦,我的第一眼倫敦.
 
今天,不只回想了當年的興奮與感動.
有一個大計畫在腦中不段打轉著,或許只是個雛形,或許也有人也有一樣的想法,也或許有更多的人不曾思考過這個面向.
英文教育的盛行,促成了英國當地的夏日學習盛況.
中文教育也在世界各地萌芽了,我們有開始準備迎接那一天了嗎?
 
教育收入占英國GDP的1%. 這個數字看起來或許是微小的.
但是這1% 的貢獻者,卻是成千上萬的"生活體驗者".
1% 只是他們進入英國的門票,在英國的時時刻刻,都有消費的機會.
大眾運輸,觀光門票,周邊紀念商品,飲食娛樂.....
 
推廣外國人來台中文教育的幾個優點:
1. 低成本,假期期間,各大院校都有空閒的硬體設施,
2. 師資過剩問題,由於少子化影響,台灣師資過剩的問題,已經沸沸揚揚的討論了好多年.
3. 學生背景單純,比開放觀光來的容易控管,不論在治安或是國家安全層面
 
同時台灣在華文國家裡的優勢(相較之下):
1. 乾淨舒適的生活品質
2. 安定平和的社會風氣
3. 純樸的人情及社會倫理
4. 普遍的中文使用環境
 
這之上,台灣在加強:
1. 國際化的醫療及急難救助機制,提供外國父母可以安心託付小孩的環境
2. 教育制度的規劃,中文教育的評核系統,認證制度
3. 利用現有space 大量培養師資
4. 全國教育設備的水準統一化或是特色化,為將來的行銷做準備.
5. 社福制度的調整,如何讓短期來台居留的學生們沒有生活上的風險.
 
如果能夠順利的發展出這一套系統的話,不只是實質的收入增加,也讓台灣的許多在地文化有機會保留延續再發揚.
文化的差異,對所有的旅行者都是最感興趣的點.
台灣的教育系統或是社會習慣,多少傳統技藝及文化在快速的流失.
但是,這些都是台灣這片土地,這樣的人文,這樣的風土才會有的精華.
2300 萬人裡,能夠共賞的人或許有限,透過管道,發揚於全世界,或許會有更多的共鳴.
當年奧運會曲"反璞歸真",正是一個例子.
廟前的龍雕鳳刻,水田裡的蝸牛青蛙,太多太多的文化資產了.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或許都忘記了也習慣了這些美麗事物的存在.
這些或許都是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